<dd id="8o4rp"></dd>
      1. <tbody id="8o4rp"><pre id="8o4rp"></pre></tbody>

          <button id="8o4rp"></button>

          <em id="8o4rp"></em>

          提示

          确定

          首页 > 投资观点 > 每周策略

          每周策略 | 寒雪梅中尽,关注权益资产配置价值

          2023-01-03来源:广发基金

          中国2022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7,弱于上月的48;非制造业PMI为41.6,同样低于上月的46.7。PMI指标的回落反映了当前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,而压力来源包括疫情影响和外需回落。

            上周市场有所回暖,其中上证指数上行1.4%,上证50上行0.7%,沪深300上行1.1%;中小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反弹1.5%和2.7%。风格方面,成长风格领涨;具体到行业层面,国防军工(4.6%)、公用事业(4.2%)和美容护理(3.9%)表现靠前。

            (数据来源:WIND,统计区间2022年12月26日至2022年12月30日。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也不代表本公司基金产品未来表现,投资须谨慎。)

            宏观:12月PMI回落,后续关注经济复苏节奏

            中国2022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7,弱于上月的48;非制造业PMI为41.6,同样低于上月的46.7。PMI指标的回落反映了当前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,而压力来源包括疫情影响和外需回落。从制造业分项指标来看,12月供需继续走弱,其中受外需回落的影响,PMI出口订单下行压力加大。疫情扩散带来的人员流动明显减少则导致12月服务业PMI创2022年新低;而建筑业景气整体虽然仍处于相对高位,但12月疫情影响下也出现了边际回落。

            从我们跟踪的高频数据来看,12月可能是疫情影响最大的月份,往后看,1-2月影响仍大但将有所缓和,3月或将成为观察经济复苏成色的关键时点。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振市场信心,关注后续配套政策落地对经济带来的支撑效果。

            A股:寒雪梅中尽,关注权益资产配置价值

            12月PMI显示当前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,但我们认为疫情影响有望在未来1-2个月逐步减弱,2023年疫情影响减弱、总量政策加码的情况下国内经济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复苏走势。因此当前的宏观环境更似黎明前的黑暗。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向好的经济或将改善A股盈利端的表现,从而带动A股表现稳中向好。结构方面,我们认为可以沿两条主线进行配置:充分受益于国内人员流动修复、地产数据修复以及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方向是值得关注的主线之一;另外,从产业周期角度,景气可能超市场预期改善的高端制造和科技板块同样值得关注。

            港股:海内外因素对港股盈利及估值两端保持有利

            上周港股市场取得正收益,恒生指数、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.0%、0.9%和0.1%。一方面,国内防疫政策继续优化,经济修复的方向较为确定,对港股的盈利预期改善仍是有利的;另一方面,今年美联储大概率会停止加息,紧缩放缓的预期也有助于港股估值压力的缓解;此外,互联网监管政策也在逐步调整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国内经济更多是防疫优化后的内生修复,预计可能是弱复苏;同时考虑到海外劳动力缺口短期难以弥合,通胀中枢抬升,美联储降息空间或存在掣肘;港股市场可能出现波折上行趋势,结构上主要关注盈利端顺周期、估值端对海外流动性敏感的行业。

            美股:美债利率对美股估值压制整体仍在

            上周美股小幅收跌,标普500指数下跌0.1%,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.3%。上周美债实际利率走势震荡,全周小幅上行3bp,通胀预期也有小幅抬升,10年美债利率维持在3.8%左右的水平,相对上周涨势有所放缓,对美股估值压制整体仍在、但程度减轻。当前美股投资者更关注美国衰退对企业盈利的冲击。往后看,受经济下行和衰退风险的影响,美股今年上半年可能出现下行,随后有望修复上行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风险提示:基金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、投资建议或保证,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。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、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。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、招募说明书、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,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,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、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,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,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。

          相关阅读

          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]

          国产免费AV吧

              <dd id="8o4rp"></dd>
            1. <tbody id="8o4rp"><pre id="8o4rp"></pre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  <button id="8o4rp"></button>

                <em id="8o4rp"></em>